(聯合報/2018.10.17)
鴻海減資停牌,投資人心存觀望,今天(17日)股價開高走低。金管會主委顧立雄今天被媒體問到鴻海減資20%,會否影響台股一事?顧立雄說,要看各公司的減資目的是什麼,「若減資後再增資,就會稍微奇怪一點」,但他不宜對個股操作發表太多意見,這可能是相關公司的財務操作。
顧立雄還說,鴻海減資一事,去年就發布,市場近期也沒有因此引發什麼減資潮。顧立雄說,鴻海減資應是內部財務性規劃,但對公司治理和運作健全性,加減有一些影響,金管會會去理解相關公司減資增資的正當性。
另外,世界經濟論壇(WEF)公布今、2018年度競爭力報告(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8),台灣位列全球第13名,在亞太國家排名第4。
顧立雄說,他發現WEF全球競爭力指標排名往上,金融業是拉上去的一個要素,因為台灣金融體系排第7,主因「台灣逾放比最低、全球第一」且保費占GDP比重也是全球第一(即保險滲透度),而上市櫃公司市值占GDP比重也名列前茅,中小企業取得融資容易度則排第7,顧立雄說,整個金融體系健全都獲得肯定,這呼應他日前所言,台灣金融業韌性已強化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