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20208.05.20)
520就職演說,蔡總統宣示2021年台灣經濟將迎向世界,並向產業界喊話「不會讓產業界孤獨」,三三會長許勝雄對政府願意主動積極的協助產業界迎向世界表達肯定,但是,他也直言,最重要的是很多法令、法律規範也要與國際接軌、讓修正的就要適時的修正與調整。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也說,後疫時代台灣產業要發展,就要看政府是否針對稅制、產創條例、勞基法等不合時宜的法規制度作出調整。
許勝雄也特別提出呼籲,在台灣經濟迎向世界前,國內的消費市場,在連續13天零確診、38天無本土案例下,政府應可提早在6月中就發放振興券,以刺激消費,協助業者增加營收。
面對未來,許勝雄指出,因中美貿易戰、疫情因素,後疫時代全球化必然會有所修正,但不會破滅,而是聚集為區域化、在地化,所以,台灣還是要致力於成為全球運疇、營運與研發的中心,如此就能達到與國際接軌、提升產業競爭力等目標。
他說,當全球化朝向區域化修正時,台灣就要設法加入CPTPP,並與主要貿易夥伴簽定FTA,如此才能融入各區域經濟的體系裡,也才能讓因貿易戰、疫情而導致斷鏈的傷害降到最低,同時,也才能避免未來發生斷鏈、短鏈的現象。
但是,許勝雄強調,要達此目標就要像蔡總統說的「不會讓產業孤獨」,過去都是民間靠自己的力量進行全球在局,未來則需要政府提供協助、鼓勵甚至是輔導,如何讓全球各國不同的優勢與台灣進行整合與合作,讓產業鏈斷鏈、短鏈的現象被排除,更重要的是,政府要從消極面變積極面主動排除投資障礙,特別是政府的很多法令,法律規範也要與國際接軌,該修正的都要適合的進行修正與調整。
林伯豐也指出,疫情過後,台灣經濟要發展,就要看政府能否針對攸關經濟發展的時弊做出調整,包括不合時宜的稅制、產創條例、勞基法等法令規章制度作出改善與調整。
他說,疫情導致台商全球佈局的腳步有所調整,不論政府未來如何迎向世界,從產業界角度最為務實的是,先與美國簽定FTA,既然台美關係是空前的友好,如果台美能夠簽定FTA,不但對台灣經濟有實質的助益,更有利於台灣經濟迎向世界。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520004635-260410?chd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