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2021.04.21)
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21日直言,當年在半導體具有霸主地位的英特爾(Intel)從遙遙領先到如今落後台積電,主要是因為台積電在對的時間,做了對的模式,而台灣在趨勢下最重要的特色就是彈性與速度。
三三會21日召開例會邀施振榮就「台灣轉型升級策略」進行專題演講時指出,1991年,當時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上有一篇文章,講述未來將出現不會做電腦的電腦公司(Computerless computer company)、沒有晶圓廠的半導體公司(Fabless semiconductor company)。
當哈佛商業評論的這篇文章一出,施振榮指出,全世界唯一反對的就是英特爾,而隨著30年的產業發展,當時的半導體霸主英特爾也從「領先很多很多」,變成今天相對落後台積電。
而台積電,施振榮直言,是在對的時間,做了對的模式,將三流技術慢慢往二流推進,二流再往一流邁進,如今則是在一流之上,而台灣在大趨勢下最重要的特色就是彈性與速度。
施振榮進一步指出,現今高科技最重要的產業是電腦與半導體,而這樣的「典範轉移」就是台灣所帶頭。他說,80年代的電腦與半導體產業沒有代工概念,都是垂直整合,所有大公司都一條龍包辦,電腦公司有自己的CPU、半導體公司有自己的經營廠、設計。
直到1991年後,施振榮指出,垂直整合漸漸轉變成垂直分工,而台積電則早在1987年就以晶圓代工模式加入半導體產業,也讓英特爾在30年後落後台積電,他也認為,英國安謀(ARM)打敗英特爾處理器的原因,就是設計,只靠授權就能勝出。這也顯然生態已逐漸改變,「可以看見未來型態跟我們過去,真是有所不同」。
https://ctee.com.tw/livenews/aj/ctee/A86062002021042116481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