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2021.10.20)
鴻海率先在歐洲建生產基地!劉揚偉:2024年電動車起飛、台灣已掌握三大優勢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目前規劃會在歐洲、印度、南美,依照此順序設立電動車生產基地,會採用營運本地化(BOL)的模式,來布局區域製造。
動車方向大概不會錯了!」本周鴻海科技日,才剛風光對外發表三款電動車,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在三三會演講時表示,預估在2024年,也就是在三年後,全球的電動車市場就會起飛,整體產值將高達6,000億美元,台灣每一個企業,都應該要在電動車產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過去,台灣在燃油引擎時代,受限於技術無法造出好車,進入電動車時代,台灣ICT產業的實力,就如同一對有力的翅膀,非常有機會在國際上佔到重要位置,劉揚偉談到,鴻海會持續給年輕人機會、投資人才,也透露未來電動車生產基地可能的位置。
生產基地規劃中,歐洲最快
在本周的科技日上,鴻海發表休旅車Model C 、商務轎車Model E,以及電動巴士Model T,共三款電動車,其中Model C 售價可能落在百萬元內,讓外界相當期待。
劉揚偉表示,目前規劃會在歐洲、印度、南美,依照此順序設立電動車生產基地,目前都正在緊密的洽談中,會在2024年前確定並公布,不過有些資訊揭露(disclosure)的限制,細節還不能對外說太多。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在三三會演講,他說,會規劃會在歐洲、印度、南美,依照此順序設立電動車生產基地。
要建立電動車出海口,劉揚偉說,鴻海會把全球分為5、6個區域,並採用營運本地化(BOL)的模式,來布局區域製造。舉例來說:中國市場跟吉利、東南亞跟泰國國家石油(PTT)、美國則買下Lordstorm俄亥俄州廠房及設備。
目前規劃的三個生產基地中,速度快的是歐洲,具體國家位置還不能講,模式上,同樣採取營運本地化(BOL)的模式,劉揚偉透露,會跟歐洲車廠展開「間接」的合作。
電動車進步關鍵:AI、半導體
目前,全球燃油車數量約有一億輛,電動車則是500多萬輛,規模還差非常多。但劉揚偉很有信心,他認為電動車的趨勢已經確定,從歷史經驗看,每當全體人類將資源投向某個領域、方向時,就會一直推進技術的進步,直到碰上物理極限。
他以半導體做為比喻,「摩爾定律何時會停止?3或2奈米是物理極限?科學家也都持續在看。」未來電動車的發展,也會以相同的軌跡推進。
過去在燃油車時代,裕隆、台塑都想自己做汽車,最大的障礙就是無法靠自己力量,研發出品質好的引擎,劉揚偉說,雖然像裕隆自有品牌納智捷,過去車款上有自己研發的華擎引擎,但偶爾還是會有小毛病。
這是因為,汽車引擎是非常高技術、精密度的產品,需要長期在高速、高溫的環境下運轉,且維持運作10~20年不壞,需要強大機械設計能力。
在電動車時代,是「得三電系統、軟體、半導體者得天下」,這些都是台灣本身的強項。
劉揚偉說,以前燃油時代是「得燃油引擎、變速系統者得天下」,這是過去台灣汽車產業做不到的限制,在電動車時代,是「得三電系統、軟體、半導體者得天下」,這些都是台灣本身的強項。
不再需要引擎的電動車,對台灣來說相對容易駕馭,車上需要的軟體、智慧聯網設備,都是傳統ICT產業的範疇,「這是台灣產業難得的機會。」
若從技術上來看,劉揚偉認為用電驅動的電動車根本不是什麼新技術,真正有價值的是人工智慧(AI)、半導體技術的進步,讓交通移動這件事走向智慧化。溫室效應、極端氣候的威脅,讓全球意識到發展動車的重要,而科技技術的參與讓產業可以進步更快。
劉揚偉說,鴻海在MIH聯盟中,主要貢獻底盤平台、軟體平台,並建立電動車出海口,當台灣可以自己做汽車底盤,並把生產流程模組化後,過去4~5年才能開發出一款新車,現在就能縮短到1~2年,「這樣的作法不只成本降低,開發新品時間越來越快。」
以這次鴻海跟裕隆共同開發的三款電動車來說,從概念到實際做出來,只花了一年。劉揚偉說,未來會持續給年輕人機會,除了透過跟裕隆成立合資公司「鴻華先進」,留住裕隆正向開發人才,鴻海也宣布成立軟體研發中心,要培育更多車輛、資通訊、軟體這三類的人才。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65688/foxconn-ev-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