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時報-台北電/2021.12.15)

【時報-台北電】三三會長林伯豐、副會長黃清苑憂心政府能源政策有辦法應付企業的大量投資,台經院長張建一指出,他相信人類的智慧、未來的科技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就能源轉型、核能問題,要看國際趨勢怎麼走。

三三會15日召開例會,邀張建一就「2022年國際經濟情勢展望:機會與挑戰」進行專題演講。會中,黃清苑提問指出,半導體是很吃電的產業,僅台積電的用電量就占整體用電量的8%左右,就目前包括太陽能、風力發電等所有的步驟都是落後的情形是產業界最為擔心的事。他想知道,政府的能源政策能夠應付來自國內、外的很多投資嗎?

張建一指出,面對歐盟碳邊境稅、COP26氣候變遷的議題,能源轉型是要做,目前全球也都在討論核能發電。

在核能發電上,張建一認為,最麻煩的是鈾,目前核能發電方式都是核分裂,產生的核廢料儲藏期很長,如果沒有核廢料,核能的排碳是最低、幾乎沒有,國際要減碳、又怕缺電,就要看國際趨勢是怎麼走。

張建一指出,現在的科技還沒有辦法處理核廢料,但是,未來10年的話,核廢料就有可能可以處理了,他相信人類的智慧,科技會帶來改變,人類還是可以慢慢的解決能源的問題,而且未來也會有很多新的能源,例如氫能源。

不過,張建一說,目前政府是「2025非核家園」,除非國際上有做改變,現在國際上有在做核融合,核融合的核能發電核廢料相對比較少,如果夠安全,核廢料比較少是可以接受,現在公投的是核四,如果核四改為是核能,可能很多人可以接受。(新聞來源:工商即時 譚淑珍/台北報導)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E7%B6%93%E6%BF%9F-%E4%BC%81%E6%A5%AD%E6%86%82%E8%83%BD%E6%BA%90%E6%94%BF%E7%AD%96-%E5%BC%B5%E5%BB%BA-2%E9%A1%8C%E8%A6%81%E7%9C%8B%E5%9C%8B%E9%9A%9B%E8%B6%A8%E5%8B%A2-082637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