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 2022/12/01 工商時報 譚淑珍、邱琮皓
《台版晶片法案》預訂明年元旦上路,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30日直言,政府做得不夠到位,雖然半導體產業對台灣至關重要,但也不應只嘉惠半導體業,範圍應該要再擴大,至少要新增人才培育支出投資抵減。他還說,不論是美國或台版的晶片法案,都是短期效應,政府的政策必須和產業發展高度連結,才能確保台灣半導體的產業競爭力。
對此,經濟部長王美花30日回應表示,產創10之2修法攸關國家政策、經濟發展,以及相關財政政策,會搜集大家意見進一步了解。至於產業界希望擴大「半導體學院」人才相關獎補助,她說,目前有六所大學申請加入,至於後續有沒有更多人才相關政策,會進一步視發展做滾動式檢討。
三三會30日召開例會,林伯豐指出,近來美中科技戰,美國推出《晶片法案》利誘廠商在美設廠,地緣政治引發半導體的「去中化」、「去台化」等議題,都對台灣半導體產業有持續影響。因此,政府政策必須與產業發展高度連結,積極提供整合性資源協助企業強化優勢,以防非市場經濟因素的影響。
林伯豐對發展半導體提出三點建議,包括一,積極推動《產業創新條例》10-2、亦即《台版晶片法案》,但要擴大適用範圍,並新增人才培育支出投資抵減。二,協助大學成立半導體學院,提供充足經費以培育人才,並運用機器學習高效工具提升人才知識及價值。
三,帶動中小企業進入半導體產業的生態系。政府大力推動半導體產業方向正確,但仍需維持產業鏈的平衡發展,應協助傳統產業導入創新技術,輔導服務業運用創新服務模式,才有助於更緊密連結全球供應鏈。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21201000143-260202?chdtv